“现在兑换的修车券、理发券太实用了!一直骑车腰也疼,理疗券正好能用上。”骑手志愿者韩庆焘拿着刚兑换的服务券,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近日,一场充满温情与活力的“怡路同行 志愿服务积分兑关爱”活动,在威海高区怡园街道钦心暖途驿站火热举行。“骑手”志愿者们凭借参与志愿服务积攒的积分,纷纷兑换到修车券、理发券、理疗券等实用服务,欢声笑语间,浓浓的暖意扑面而来。
近年来,怡园街道积极推行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制度,将志愿者参与服务的时长量化为积分,存入“时间银行”,各社区充分挖掘自身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定制了极具特色的服务,形成了“一社区一特色”的精准兑换体系。在福锦社区,社区联合物业推出“1积分=1元”的公摊抵扣规则,这一创新举措让老小区居民赞不绝口,居民李大爷开心地说:“以前攒积分换洗衣粉,现在能给老房子‘省维修费’,这制度对我们老小区太贴心了。”而钦安社区聚焦骑手群体的实际需求,推出修车、理发、洗衣等一系列服务,切实解决了骑手们日常的后顾之忧;奥林社区则将关怀的目光投向老年人,为他们提供代买药品、接送孩子等服务。为避免兑换物品与居民需求脱节,街道还推动实行“按需定制”,居民可登记心仪物品后由社区采买,真正让每一分积分都转化为“看得见的实惠”。
爱心商户的加入,更为积分兑换注入了新活力,极大丰富了兑换内容。从餐饮店的爱心餐、烘焙店的蛋糕,到手机店的免费贴膜服务,再到货架上琳琅满目的粮油、纸巾等生活用品和零食饮品,多样奖励激发起居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街道也建立了爱心商户积分体系,商户提供一定价值的物资或服务,即可获得相应积分。凭借爱心积分,商户可获得诸如街道优先采购物资、授予“爱心商户”荣誉挂牌、免费获取公益大集优质摊位等实实在在的权益。一家粮油店老板表示:“参与其中既能服务社区,又能获得居民的支持,对我们来说意义非凡。”
在积分兑换制的有力推动下,怡园街道志愿服务生态持续优化,今年第二季度新增志愿者注册量较同期增长35%,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目前,累计成立“好邻居”调解志愿服务队、@me视频宣传志愿服务队、银龄送餐志愿服务队、“骑先锋”志愿服务队、好人宣讲志愿服务队等特色志愿服务队142支,义务服务居民4200多人次,存储兑换积分7564分。更有11名居民荣登各级好人榜,其中2人获评“中国好人”,31人荣获“最美志愿者”称号。如今,“用积分帮家人代买药品”“攒时长兑换楼道维修补贴”的互助场景在各社区频现,邻里之间互帮互助,情谊愈发深厚。
接下来,怡园街道将继续挖掘辖区物业、商超、家政等资源,推出“积分兑换家政服务”“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积分补贴”等新项目,不断拓宽积分兑换的领域和范围,让志愿服务的暖心能量精准触达不同群体需求,推动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基层治理新格局,让积分制真正成为激活社区活力、提升治理效能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