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要闻>基层播报

【为民办实事】怡园街道:为老送餐暖人心,幸福滋味送到家

“王大爷,今天的午餐是软米饭、红烧鱼块和炒时蔬,您趁热吃!”8月5日正午时分,怡园街道送餐志愿者敲响了奥林社区独居老人王大爷的家门,一份热气腾腾的午餐准时送到老人手中。自助老送餐服务开展以来,这样的暖心场景每天都在辖区内上演,为有需求的老年人解决了“吃饭难”问题,用贴心服务托起老人们“幸福餐桌”。

精准施策 筑牢送餐服务“保障网”

怡园街道80周岁以上老年人超2000人,部分高龄、失能、特困老人曾面临“一顿热饭”的生活难题。为此,街道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构建“街道统筹、社区为主、多元协同”的网格体系,将助老送餐服务作为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抓手。



通过社区全面摸排,街道精准锁定服务对象,涵盖80周岁以上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低保特困等特殊困难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及独居空巢老人。为确保服务落地,街道明确“安全、及时、营养”三大标准,以西涝台、古山、卧龙山3个社区食堂为核心,联动辖区11家合规社会餐饮企业,形成覆盖全街道的供餐网络,让老人在家中就能吃上热气腾腾的放心饭。

多元联动 打造送餐服务“快车道”

“每天这个点,志愿者准会把热乎饭送到家,比亲儿女还准时!”家住桃园社区的姚大爷竖着大拇指赞叹道。这样的高效服务,源于街道创新的“社区主导、多元参与”送餐模式。

各社区动员公益岗人员、报到党员、热心群众组建“送餐小分队”,同时引入第三方骑手加入,灵活应对送餐需求。网格员通过微信群、入户走访等方式提前收集点餐信息,每日11:00—12:30,身着红马甲的送餐员穿梭在楼栋间,将保温餐盒送到老人手中。针对老年人饮食特点,供餐单位特别提供软硬适中、清淡少盐的餐食,槐云机器人餐厅还可通过智能烹饪保障营养均衡。

机制护航 送餐服务“长效暖”

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统筹协调,定期评估服务质量,处理老人反馈;社区居委会动态更新服务名单,收集意见建议,形成“摸排——订餐—送餐—反馈—优化”闭环。在日常助老送餐基础上,西涝台社区更以细节关怀传递温情,让孝老爱老氛围愈发浓厚。



自去年9月起,社区依托“初心馄饨”品牌,创新建立“生日送饺子”温情机制,成为社区孝老文化的一张亮眼名片。社区精心组织辖区党员、在职党员和青年志愿者,组建“银龄帮帮团”,专为80周岁及以上的常住老年居民送上特别的生日祝福。

截至目前,“银龄帮帮团”已为47位老人送去暖心祝福,80岁的张奶奶感动地说:“没想到社区会记得我的生日,这些饺子比蛋糕还甜!”这份特别的生日礼物,让老人们真切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一碗热饭温暖了岁月,也映照着怡园街道“以老为尊”的民生温度。街道将持续优化服务,让更多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贴心、暖心的养老服务,让“幸福味道”常伴左右。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