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之下,蕴藏着地球馈赠的能源宝藏。如今,来自中国的科研力量正以领先技术叩开深海能源探测的大门,威海双丰物探自主研发的海洋OBN能源探测仪器,不仅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更以全球领先的性能,为全球深海石油、天然气及可燃冰勘探提供了“中国方案”。
在双丰物探的生产车间,一台台即将发往全球的海洋OBN能源探测仪器整齐排列。这款被誉为海底CT扫描仪的设备,能精准探测海底1万米以内的能源分布,从石油、天然气到可燃冰,还能清晰呈现能源储量与埋藏深度,误差控制在3米以内,为后续开采提供精准指引,将空井风险降低95%以上。
威海双丰物探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毛彦盛:“就像给海洋做一个CT扫描,通过采集海底的地震波,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不同来解析海洋能源的分布情况以及储存量,在中国我们是唯一的能够生产这套设备的生产厂家。”
全向感知技术是这款能源探测仪器的“独门绝技”。传统海底探测设备的传感器必须通过万向节调整姿态才能对准信号源,一旦落入海底时角度偏差超过15度,便会采集无效数据。而双丰物探的迷你型全向传感器彻底颠覆了这一逻辑,无需任何机械调节结构,无论以何种角度沉入海底,都能360度捕捉地震波信号。
“无用波去掉后,采集的全都是有用的信号,现在全球最高可以做到在180°C温度下工作,但我们公司可以到240°C,在全球处于垄断地位。”毛彦盛表示。
成绩背后,是双丰物探17年的持续努力。这些年,团队先后攻克传感器灵敏度难题和高温高压下信号稳定性问题,测试127种材料,研发出纳米级压电陶瓷元件,实现5赫兹低频信号稳定采集,让传感器灵敏度提升10倍;创新结构设计并采用陶瓷基片封装技术,使设备在240摄氏度下寿命从100小时延长至1000小时,此外还耗时5年构建全球地层特征数据库,通过深度学习提升算法适配性与准确率,解析效率提升3倍,准确率从70%提升至95%以上。2023年设备量产,填补了国内空白,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双丰的OBN海底探测仪器,整个链条,从原材料到加工组装以及研发,都是由我们双丰物探独立完成,有我们自己知识产权。”毛彦盛说。
从实验室到深海,从中国海域到全球市场,双丰物探的海洋OBN能源探测仪器,不仅见证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突围之路,更以技术创新为全球能源安全贡献着中国力量。期待未来能涌现出更多这样的海洋高端装备,多为我们揭开地球深处更多的能源奥秘。(鞠程芳 孙全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