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高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聚焦文化赋能基层治理,通过阵地筑基、队伍聚力、治理创新,推动文化资源下沉社区、融入生活,让核心价值观在邻里互动中扎根,在服务实践中彰显,绘就出一幅“文化聚人心、治理有温度”的社区新图景。
阵地焕新 以文化空间筑造邻里“连心巢”
高区紧扣“便民、惠民、育民”理念,激活文化阵地效能,让居民在家门口共享文化红利。创新“1+N+X”立体化阵地体系与“1+N”书院网络相结合的模式,以街道文化书院为核心,整合公益文化场所、业主活动室及广场公园等资源,联动打造“林海书院”“春风书院”“洪智书院”等特色空间,结合滨海文化地标,构建“10分钟文化生活圈”与“15分钟文化服务圈”交织的便民网络。通过错时利用社区活动室,打造“晨舞午学晚聚”四时共享空间,单日服务超100人次;依托儿童友好优势,建成“农耕文化体验园”,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设立“邻里文化角”,定期开展“好书换读”“手作市集”等活动,让文化阵地从“物理存在”变为“精神家园”,累计服务居民超5万人次,实现“一步一景皆文化,转角遇见新生活”。
队伍聚力 以文化能人激活社区“源动力”
高区坚持“内培外引”双向发力,培育扎根社区的文化生力军,让核心价值观通过“身边人”传递。实施“双培养”工程,构建“居民-志愿者-骨干”培育链条,孵化书画社、民乐团等多支特色队伍;创新“银龄智库”,吸纳退休教师、非遗传承人等能人参与治理,带动居民传承手艺并创收,让“老有所为”落地生根。同时,组建“专业联盟+共建单位+邻里社团”三维队伍,联合高校志愿者开设国学、科技课程,吸纳非遗传承人入驻“书院师资库”;依托共建单位成立“公安普法队”“中医体验馆”等多个服务项目,吸引千余名志愿者参与公益服务;培育多支社区文艺团队,创作特色文化作品,让文化活力在邻里协作中迸发。“文化能人”成为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带动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凝聚起共建共享的强大合力。
治理融情 以文化纽带编织社区“和谐网”
高区将文化融入治理末梢,以活动聚人心、以服务促融合,让核心价值观转化为治理效能。创新“网格+文化”模式,划分多个文化微网格,通过“楼宇睦邻日”“网格文化节”形成“一网格一特色”。借助亲子运动会收集社区改造建议,以手工坊为阵地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实现“活动吸引参与-参与促进理解-理解推动共建”的良性循环。以“邻里节”为载体,推出“街BA”“百姓才艺秀”等数百场活动,带动数万人参与;线上开设特色栏目,展播民生故事,让文化突破时空限制。同时聚焦全龄需求,细分服务板块,打造“全龄乐学”模式,从儿童成长计划到老人兴趣课程,让每个群体都能感受文化温暖。文化成为化解矛盾的“润滑剂”,依托文体活动化解居民矛盾,消除新老居民之间的隔阂,推动社区从“居住共同体”迈向“精神共同体”。
下一步,高区将持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化文化书院建设,让文化服务更精准、治理参与更广泛、邻里关系更和谐,用“文化活水”滋养社区幸福生活,为“精致城市·幸福威海”贡献高区力量。